發布者:席淑靜 | 來源:新浪財經 | 0評論 | 7207查看 | 2014-06-18 12:07:00
在太陽能領域,最開始的布局者選擇進入晶硅光伏板塊,遲來者多數選擇了跟隨,但也有押寶其他領域的。如漢能的李河君孤膽狂人押注薄膜光伏,還有一撥人則選擇了與光伏完全不同的路線,試圖在光熱發電的路上挖出金子,其中,中海陽的創始人薛黎明是國內最堅定的光熱發電推動者。
光熱發電是藍海還是死海?
雖然同屬于太陽能利用的領域,但光伏與光熱應用的原理完全不同。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而光熱發電則是利用鏡面收集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驅動傳統汽輪發電機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相比光伏發電在進入21世紀之后的如火如荼,光熱發電的水好像一直沒有燒開,迄今為止在國內還沒有一個大型商業化光熱電站項目,而去年一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就超過了11GW。
最有條件進入光熱發電領域的是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因為二者在應用原理上是相通的,只不過太陽能熱水器屬于中低溫應用,僅限于提供熱水;而光熱發電屬于中高溫應用,需要將熱水轉換為蒸汽驅動汽輪發電機,最終提供電能。
看起來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即可,但這一步并不容易。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公司是國內太陽能熱水器龍頭企業,其董事長徐新建在接受新浪財經能見派采訪時表示,他們不敢進入光熱發電領域,因為在發電成本上目前光熱發電還不具備與傳統電源競爭的優勢,甚至不能和光伏發電競爭。而最早涉足光熱發電的皇明太陽能也只是停留在小范圍的分布式應用,淺嘗輒止。
在同一個問題上,不同性格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盡管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都對光熱發電興趣不大,薛黎明卻有很多理由來支撐他對光熱發電的熱情。“光伏發電適合做分布式,建大基地還是得靠光熱發電。”他認為光熱發電會成為中國的基荷能源之一。
這是因為光伏發電在將光能轉換為電能后上傳至電網,其負載為非線性的,因此會對電網產生“諧波污染”。而光熱發電是采用與核電、火電等類似的處理,通過蒸汽驅動汽輪機發電,轉速穩定,電能質量和核電、火電等一樣,因此一些國家將光熱發電定位為未來的基礎負荷能源。
“我們真正形成核心競爭力將會在光熱這個點上。”薛黎明談到公司未來競爭力時說。目前中海陽在有序進行太陽能光伏電站系統集成的同時,從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的角度,加大光熱領域的開發力度,逐步完成光熱發電的重心突破。
2010年中海陽開始切入光熱發電,2011年2月,中海陽在成都雙流成立了成都禪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建設太陽能聚光熱發電反射鏡生產研發基地,主要從事太陽能聚光熱發電鏡場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該基地從日本Bando、美國Glasstech、德國Klopper等國際廠商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投資5億元,于2013年6月實現新產品下線,成為中國首條具備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太陽能聚光熱發電反射鏡生產線。
相比起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對光熱發電市場的觀望和逡巡,薛黎明的膽識無疑是驚人的,在光熱發電這一領域,他比前輩走的更遠。
“我們2010年開始切入,2014年才真正開始國內的商業化產業化,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起步,我們經過5年的積累,這個5年積累的深度,不光在技術領域、市場領域、設備制造領域,我們都是領先的,不敢說第一吧,肯定絕對是領先的。”薛黎明長了一張不顯老的娃娃臉,很難看出他的年紀,只有在說起光熱發電時,才能看出四十歲男人靠時光積累起來的不惑之心。
光熱發電今年將爆發
光熱發電的電站通常建在荒無人煙的沙漠里,但理想不能建在流動的沙漠上,它需要堅實的基礎支撐,其中第一基礎支撐就是資金。
光熱發電的成本是大面積市場化的主要阻礙因素,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胡潤青介紹,目前我國的平均光熱發電成本為1.38元/kWh,較光伏0.58元的平均發電成本高出一倍還多。
薛黎明選擇光伏、光熱雙輪驅動,利用光伏來養著光電。在光伏領域,薛黎明由于較早涉足國內的光伏電站開發業務,利潤率一直維持著不錯的數字與國內眾多一線光伏電站開發商EPC項目投資收益率普遍維持在11%左右不同,中海陽電站項目始終維持在20%以上的利潤率水平。
2013年,中海陽實現營業收入 10.4億元,同比增長28.55%,凈利潤為 6525.8萬元,同比增長超過一倍。薛黎明說,過去幾年公司超過90%的營收和利潤都來自于光伏板塊,這些資金又被用于光熱發電的技術研發和生產線建設。“光熱我們是投入和鋪墊期。”
除了來自公司營業收入之外,薛黎明在光熱領域的布局資金還來自于充分利用新三板平臺創造的融資渠道。自公司2010年3月掛牌以來,中海陽通過股權和債券融資,共計籌措了4.88億元資金,其中2.12億元用于光熱發電生產基地建設。針對幾輪的融資情況,薛黎明說:“就總的新三板橫向比較,或者對于近一年多上市的中小板、創業板來講,我們這個數值還是可觀的。”
資本市場的嗅覺是最靈敏的,2014年中國的光熱發電市場會有一個大的突破,而推手是央企中廣核。7月1日,中廣核青海德令哈50MW槽式光熱發電項目將正式開工建設,同時還將開建100MW的塔式光熱電站,該項目的動工意味著國內光熱發電市場正式邁入大型商業化應用。
更讓薛黎明激動的是,中廣核還將依托青海德令哈50MW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建設國家能源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研發中心。“現在已經投了一個億下去,大部分的前期工作已經做了,今年會全面鋪開。”
越來越多的玩家進入才有可能把光熱發電的夢想照進現實,就像七八年前的晶硅光伏一樣,大量的資金進入,新興公司層出不窮,光伏發電成本在搶占市場的惡戰中不斷降低。光熱發電同樣需要這樣的過程。
在國外,美國和西班牙是光熱發電的主力軍,大名鼎鼎的互聯網企業谷歌在光熱發電領域也動作頻頻,如斥資2.6億美元建設非洲96MW的Jasper太陽能項目,還有赫赫有名的“烤鳥工程”伊萬帕塔式光熱發電站。西班牙的光熱發電裝機總量在今年4月份已經占到全國的7.7%。
“中國如果花10年時間,光熱發電裝機容量能占到裝機總量的2%-3%,就是相當大的成果了。”薛黎明認為這一天不會太遙遠。他判斷,中國的光熱發電市場將在2014年爆發。“這幾年光伏發電支撐我們的光熱發電,但從現在開始,光熱發電的份額就會逐步的提升,兩三年以后,這塊占的額度會越來越大。”
面對著可能要爆發的市場,薛黎明對自己和團隊的要求就是要寧靜穩健,面對眾多要求合作的企業,薛黎明告誡融資部門的高管,一定要堅守一個原則,那就是選出真心實意在光熱發電領域有充分認同感的合作者;“大型企業或機構,即使資金充裕,如果只是想炒作一把,并不是我們理想的合作對象。”
在等待光熱發電市場爆發的路上,沒有人比薛黎明更迫切,然而在可能到來的機會面前,他需要先靜下來。
修行收獲內心寧靜
和海潤光伏的總裁楊懷進一樣,薛黎明也是一位信佛之人。他每天都要坐禪,修身養性。采訪過程中,薛指著桌上的一株盆栽:“樹根健壯了,樹枝樹葉自然就會枝繁葉茂。”他認為企業之根是企業家自己的心,修行到了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參佛的過程中,薛黎明收獲了內心的寧靜。“寧靜這一塊我做的算比較到位的,我能靜的下來,在任何情況下,不管有多大的事情。”戒急戒躁讓年輕精干的薛黎明多了一點超然之氣。
靜下來的薛黎明可以以一種更廣闊的視野來審視光熱發電業務。“今天很多新能源企業會說新能源將來要取代化石能源,我不太贊同這個觀點。我認為不管是傳統的化石能源還是新能源,都是太陽能轉換的能源,不可能完全對立來講。”和眾多新能源企業家強調能源之間的競爭不同,薛黎明看重的是能源之間的融合。
如今薛正在帶領中海陽研究太陽能光熱石油開采技術,將新能源與傳統的化石能源結合起來。這并非中海陽獨創。在中東地區,利用光熱技術驅動稠油開采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