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 0評論 | 6491查看 | 2012-06-15 17:14:00
作為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的領軍企業,中海陽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海陽”)榮獲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稱號。然而,稍顯出人意料的是,在光伏發電行業浸染多年并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中海陽,開始將未來發展戰略轉向光熱發電行業。中海陽轉戰光熱發電領域,“光伏、光熱兩條腿走路”意在何方?就此中海陽董事長薛黎明接受了專訪。
問:對中海陽獲評全球新能源500強稱號,您有何感想?
薛黎明:很感謝《中國能源報》舉辦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評選發布會,這是首次對全球新能源企業進行排名評比,也對國內企業在國際新能源領域所占領的位置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雖然中海陽在整個排名中比較靠后,但這使我們有了更高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有助于我們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向國內外優秀企業學習,著力將中海陽打造成市場潛力、競爭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更強的企業,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問:您曾提及未來中海陽將加大發展光熱發電的力度,為何會有此計劃?
薛黎明:較之光伏發電,光熱發電有個明顯優勢,那就是解決了儲能問題,因為光熱發電模式可以通過聚集和儲存熱量,規避了光伏發電間歇式供電的問題。
問:這是否意味著光熱發電未來更有優勢?
薛黎明:光伏和光熱兩種發電模式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而是都有適合自己的市場份額,是互為補充的關系。光熱發電可以像火電一樣,作為基礎性能源,而光伏發電可以作為分布式能源,可與建筑一體化結合起來。因此光伏發電可以大規模、分散式應用,而光熱發電可以集中,即每個電站的規模可以非常大,并有望在未來5—10年內成為基礎性能源。
問:目前中海陽在光熱發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來有哪些具體計劃?
薛黎明:中海陽計劃在成都投資20億元建設光熱發電設備生產基地,一期工程項目投資為5億,該項目建設今年年底竣工,明年開始安裝設備,產品是太陽能光熱發電主設備,這是國內第一家生產光熱發電設備的企業。
中海陽的光熱發電技術應該是國內最先進的。我們的技術大部分是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目前還沒有到創新應用的時候。不過估計一年或一年半以后,我們將會研發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完整技術。
問:您認為目前國內在發展光熱發電方面還需要哪些政策扶持?
薛黎明:首先是上網電價,我建議參照光伏標桿電價出臺一個針對光熱發電的具體電價政策;第二,任何產業在其發展前期,在科研和創新領域,都應該給它糾錯的機會,還要給它包括政策和資金在內的大力扶持。
問:與國外相比,我國光熱發電技術水平如何?
薛黎明:我國與國外光熱發電技術都是剛剛起步,差距不是很大,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在生產線方面,我們引進的生產線,與美國、西班牙等幾家公司的生產線基本處于同一水準;在電站建設方面,目前我國還沒建成商業化應用的光熱電站,所以在后期工作中,我們需要去摸索和完善,首先要消化吸收國外已經摸索出來的先進經驗,去延伸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