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CSPPLAZA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7295查看 | 2017-05-17 17:22: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隨著光熱電價出臺和首批光熱示范項目落地,中國光熱發電行業受到了各方關注。但鑒于光熱發電對于DNI(直接輻射)值的高要求,中國適合開發光熱電站的地區主要集中于中國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區。
事實上,光熱發電所采用的聚光熱利用技術可以用于很多領域,發電只是其中的一種高溫利用形式。對于西北地區的光熱發電系統來說,如果將其搜集的熱量一部分用來發電,一部分用來直接熱利用(可用于居民供暖、工業蒸汽替代等),即進行熱電聯產同步滿足人類熱能和電能需求方案的可行性如何呢?針對此問題CSPPLAZA通過旗下各交流平臺搜集整理了多名業內人士的意見。
消納能力引爭議
西北地區光照資源豐富,但人口稀少,而光熱電站為降低土地成本,又一般選擇建在荒無人煙的荒漠,這樣一來,蒸汽消納問題就成了關鍵。
來自中南勘測院的徐燦君認為,西北地區如何消納蒸汽將會是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難,光照資源充裕的地區,當地的工業往往欠發達,熱負荷難于消納;而居民供暖方面,熱負荷季節性明顯,總負荷量偏小。
杭州睿洋科技的王軍持類似觀點,他認為西北地區無論是工廠企業還是居民人口,數量都較少,熱電聯產產出的熱水和蒸汽將很難消納。他認為,開發光熱項目還是應該將提升光熱發電的汽機效率和整體效率放在第一位,而不應該拿熱電聯產這樣的概念來模糊光熱電站的汽機效率和整體效率。但王軍表示,如果光熱發電系統建設在海南島的海邊或中東印度非洲這樣的地方,光熱發電是可以和MED熱法海水淡化聯合的,淡水可以輸送到幾十公里外的城市,該方案一方面減少了空冷島的負荷,另一方面制造海水是不考慮熱源費的,三是淡水的存儲簡單,直接存儲在大水池子里,做好防水防滲漏就好了。
但來自洛陽斯特林的許波認為,熱電聯產項目可以是因地制宜的中小型項目,在西北地區建設規模適當的熱電聯產項目具有一定可行性。他表示,西北地區冬季寒冷時間長,人口分布分散,不利于集中供暖,使用傳統能源取暖又會污染環境;采用熱電聯產的方式,為一定區域內的居民在冬季提供供暖,在夏季提供電能,這是解決西北地區分散取暖及供電的良策。
目前仍需政策支持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西北地區若想真正發揮出熱電聯產能源利用的優勢,惠及當地人民與工業,政府政策層面的支持與引導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光熱精英微信群網友陳烈表示,光熱項目在輸出端既可以輸出電能,也可以輸出熱能(蒸汽/熱水/冷源)。而就目前西北地區的政策環境而言,只有輸出電能才會有補貼。相對光熱發電的大投資,高溫光熱的熱利用具有投資少、建設位置靈活等特點。無論是光熱發電還是光熱熱利用,實現中高溫光熱產品的標準化與低成本都還有很多路要走。如果在政策層面,光熱項目的補貼方式能夠更加靈活,光熱項目才能真正實現分布式能源的優勢。
洛陽斯特林的許波也表示,熱電聯產項目可以是因地制宜的中小型項目,一旦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與引導將能夠實現一次投資長期受益。西北地區隨著一帶一路的開發,經濟發展必將加速,人民生活水平也會逐步提升,消費水平應該是能夠滿足熱電聯產項目的長期收益的。
中南勘測院的徐燦君表示,光熱型熱電聯產項目降低了發電量,增加了供氣量。國家能否給予熱電聯產項目一定的供熱補貼,對有光照資源、有熱負荷消納能力的項目首先進行試點布局,將對未來西北地區光熱型熱電聯產項目的長期發展意義重大。
綜合各位網友的觀點來看,熱電聯產型光熱技術想要實現在西北地區大規模發展,一方面要解決消納問題,另一關鍵還是要盡快推動發電成本下降,其實這也應該是整個光熱發電行業所面臨的共性問題。
【注:本文主要觀點通過CSPPLAZA光熱微言采集并整理,相關觀點來自微信微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