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 | 0評論 | 5716查看 | 2012-05-23 00:08:26
(1)大規模化
建造大規模的太陽能熱發電站是降低太陽能熱發電成本的必要途徑和主要發展趨勢之一。因為在同樣技術條件下,機組容量越大,單位千瓦投資成本和年運行費用越低;同時,機組容量較大時,機組本身的運行效率明顯提高,電站輔助設備及管道系統的效率也較高,則電站綜合效率明顯提高。在技術路線上,塔式發電和槽式發電的規模化效應非常明顯。
(2)與常規熱電站(包括天然氣發電和垃圾發電)聯合運作對于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如運行溫度在 300-360℃以下,則期建設成本低,技術難度小,且系統光熱轉換效率較高,但系統發電運行效率很低;為了提高系統發電運行效率以及系統綜合效率,降低其單位電量的發電成本,則需要盡可能提高系統運行溫度,并確保系統有較高的光熱轉換效率和熱循環效率。在常規熱電站中,高溫甚至超高溫發點運行技術、設備制備以及運行維護經驗等都已很成熟,且系統綜合效率很高。但在常規熱電廠中為把冷凝水加熱到300-360℃小號的熱能所占比重很大。因此,將太陽能熱發電系統與常規熱電站聯合運營,將成為今后較長一個時期內開發利用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這種聯合運行系統既可高效利用太陽能熱系統提供中低溫、中低壓的水蒸氣,又具有很高的發電系統綜合效率。槽式發電和塔式發電與常規熱電站的聯合運作將進一步提升光熱發電的經濟性。
(3)光伏-光熱聯合利用系統
由于太陽能光伏利用與光熱利用的太陽光的波段不同,因此可以根據太陽能的光譜特性,利用光線分束器(Beam Splitter)將太陽光中不同波長的光纖分離,在進行光伏發電的同時利用其不用的光能進行熱發電,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太陽能的利用效率(熱-電轉化率可達60%),并且可減小PV 發電的熱負荷。該聯合利用系統將可能成為今后太陽能發電技術的重要發展趨勢。
(4)新型聚光方法和聚光器的研究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的常用聚光方法主要是塔式、槽式和碟式三中。目前以色列、西班牙、日本等國對地面接收的二次聚光方法進行了試驗研究。這種聚光方法的二次聚光器是放置在塔頂的雙曲面形的反射鏡。由于這種聚光方法的吸熱器位于地面,因此結構更加穩固,切熱損耗比位于塔頂要小,并避免了將導熱工質泵到塔頂,特別適合于吸熱器較大,較重的電站應用。
(5)高溫傳熱、儲熱裝置及吸熱器的研究
高溫傳熱工質需要具有較好的流動性和穩定性,以提高傳熱效率、減小傳輸能耗,減少傳熱工質的更換次數。超大容量的高溫儲熱可以有效延長太陽能熱發電站的發電時數。因此,選擇合適的高溫傳熱公職和適用于高溫流體公職的儲熱材料以及換熱器是今后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
(6)耐高溫太陽能真空管吸熱器的研究
耐高溫太陽能真空管吸熱器是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的核心部件,其制造成本和性能將對槽式熱發電系統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因此,耐高溫太陽能真空管吸熱器將是今后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關鍵研究內容之一。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1.真空管的真空形成與保持技術及工藝;2.耐內外高溫差(500℃)真空管的金屬與玻璃封接技術及工藝;3.真空管的耐450℃選擇型吸收涂層制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