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熱浪翻滾在甘肅瓜州廣袤的戈壁灘上,一場關于光與能源的宏大敘事正在上演。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劃過地平線,三峽恒基能脈瓜州70萬千瓦“光熱儲能+”項目(簡稱“瓜州項目”)隨之蘇醒。26954面定日鏡如同一個個銀色向日葵,在朝陽下熠熠生輝,鏡隨光轉,將萬千光芒反射、匯聚于吸熱塔頂,形成一道道璀璨奪目的光束。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感慨——這不僅是一項工業壯舉,更是一幅由科技與自然共同繪就的“大地藝術”。
這震撼景象的背后,離不開恒基能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恒基能脈”)專利技術的堅實支撐。從定日鏡的精密結構到熔鹽儲能的安全高效,瓜州項目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恒基能脈將創新構想轉化為產業實力的生動詮釋。這里不僅是全球領先的“多塔一機”光熱發電示范基地,更是一個將創新專利技術付諸實踐的生動案例,深刻展現了技術創新如何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
“專利是技術創新的‘硬通貨’,更是產業升級的‘通行證’。”恒基能脈副總經理李振國在采訪中一語中的,“陳松總經理在多次會議中著重指出,專利是科技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戰略資源,要求技術部門立足公司主營業務,圍繞‘多塔一機’等前沿技術方向積極申請發明專利,通過前瞻性的專利布局強化技術壁壘。”基于此,恒基能脈構建了“一個核心,兩個支柱”的專利布局體系。
“多塔一機”技術方案是恒基能脈專利布局的核心。與傳統“一塔一機”模式截然不同,該方案采用多塔聚光集熱、集中儲熱發電模式,通過多塔鏡場的協同運行,配合熔鹽儲熱系統和高效、大容量發電機組,能夠有效提升系統整體效率,降低建設成本,節約土地資源,同時簡化運維工作。瓜州項目作為全球首個“多塔一機”示范工程,正是這一創新模式的生動實踐。
“聚光集熱系統”和“熔鹽儲能系統”是恒基能脈專利布局的兩大支柱。
其中,在“聚光集熱系統”方面,恒基能脈著力打造全鏈條技術護城河。公司圍繞定日鏡這一關鍵設備,構建了從結構設計、精密制造、高效安裝到智能運維的全生命周期專利體系。此外,在吸熱器設計、多塔鏡場協同控制等關鍵領域,恒基能脈也擁有多項獨家解決方案。目前,恒基能脈圍繞“聚光集熱”鏈條已成功申請50余項專利,這些專利正全面賦能公司項目的建設與運營。
在“熔鹽儲能系統”方面,恒基能脈不斷突破行業安全與成本瓶頸。儲能作為光熱電站的“心臟”,其安全性與經濟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項目的市場競爭力。為此,恒基能脈在熔鹽儲罐、管道和材料等核心部件上進行了系統性創新,構筑了安全、高效、低價的儲能解決方案。
李振國副總表示:“專利的積累只是起點,未來的競爭是技術體系的競爭。恒基能脈將持續以創新為引擎,在定日鏡集群控制、高溫儲熱及多能聯儲等前沿領域加大研發投入,不斷強化自身差異化競爭優勢,引領光熱發電行業邁向新的技術高度。”
專利不僅是恒基能脈技術實力的象征,更是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恒基能脈通過構建完善的專利矩陣,在加速自身商業化進程的同時,也引領著光熱產業向更高效、更智能、更低成本的方向轉型升級。未來,恒基能脈將一如既往堅持創新驅動,以更多的專利成果推動光熱發電行業的發展,為我國能源轉型與“雙碳”目標實現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