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伊州區南湖鄉的戈壁深處,全國規模最大的“線性菲涅爾”光熱綜合能源示范項目正處于建設的沖刺階段。集熱面積達80萬平方米的鏡場施工進度已完成98%,26萬塊可追蹤太陽的反射鏡如銀浪般鋪開,汽輪機等核心設備也進入調試階段。
鏡場全景。融媒體中心記者郭子毅攝
現場工人正在進行鏡場調試工作。融媒體中心記者郭子毅攝
“鏡場屬于發電單元。發電單元正常推進,有助于整體項目盡快推進、早日實現并網。按照計劃,集熱場4月底就能夠全面完工,這里配套了46路‘線性菲涅爾’線路,采用并聯方式,即便有1路檢修,其余線路均能正常運行。”三峽能源新疆哈密“線性菲涅爾”光熱綜合能源示范項目總工程師李乾鈞說。
項目核心發電設備正加緊施工建設。融媒體中心記者郭子毅攝
這一由三峽能源投資建設的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00萬千瓦,其中光熱儲能10萬千瓦、光伏90萬千瓦,首創“線性菲涅爾+熔鹽儲熱”技術路線,配置8小時熔鹽儲熱系統,可實現晝夜連續穩定發電。這種多能互補模式破解了新能源間歇性難題,與傳統光伏相比,系統調節能力提升4倍。項目預計11月30日全容量并網,年發電量達18.6億千瓦時,可滿足83萬戶家庭年用電需求,每年減排二氧化碳超150萬噸,相當于再造8.2萬公頃森林。
李乾鈞說:“自從去年8月份開始施工,現場土建工作已基本完工,設備安裝正在進行,其中,汽輪機等三大機已安裝完成,進入調試階段,5月開始準備熔鹽的化鹽工作,9月進入項目整體調試,爭取11月底完成并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