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風區,中國能建哈密“光(熱)儲”1500兆瓦基地項目-150兆瓦光熱電站隨著吸熱塔成功截頂,發電系統、單體構作物全面進入到了設備安裝階段,為年內實現建設完成目標創造了條件。
項目已完成吸熱塔截頂目標。哈密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郭子毅 攝
項目總裝機容量1500兆瓦,其中光伏1350兆瓦、儲熱型光熱150兆瓦(儲熱時長8小時),按照“光熱+光伏”一體化模式開發建設,光熱項目采用塔式熔鹽太陽能熱發電的設計模式,在產品技術和標準規范等方面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在所有單體及主線施工中,吸熱器和吸熱塔主線無疑是難度最大的挑戰——吸熱塔高達181米,其鋼筋混凝土結構之上,還有約50米的鋼結構以及吸熱器設備的安裝任務。面對如此復雜的工程,技術團隊從吸熱器的布置、塔基的設計到吸熱器材質的選用等方面都進行了精心優化。
哈密“光(熱)儲”1500兆瓦基地項目150兆瓦光熱電站項目經理毛劍鋒說:“在整個主線梳理上,我們對吸熱系統、鏡場系統及鹽系統都進行了統籌安排,從設備采購、圖紙設計到現場施工,都在有序地進行施工。”
現場工人正在進行鏡場機座修建。哈密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郭子毅 攝
為應對大風天氣,建設者們還采取了精準的氣象預報和實時監測措施,充分利用大風間歇期,合理安排休息和連班作業,確保工程有序進行。太陽能熱發電項目作為一種新興的、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可減少同期一氧化碳等廢氣的排放及固體垃圾產生,向電網提供清潔、穩定、可調的優質電力,有利于實現用清潔的電能替代常規化石能源,發揮出了“光(熱)儲”多能互補一體化示范作用。
工人正在進行鏡面轉運。哈密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郭子毅 攝
哈密“光(熱)儲”1500兆瓦基地項目150兆瓦光熱電站項目總包俞華說:“在鏡場方面,我們全部采用國產化的設備,配套的樁機也采用了一體化設計,土建和安裝一次到位、一次成型,提高了施工進度。”
值得一提的是,全場共有20516面鏡子,按照計劃今年11月份將完成整個鏡場的調試工作。在關鍵設備方面,熔鹽泵設備實現了100%國產化替代。俞華說:“這一項技術引進以后,為30萬千瓦等級的光熱項目做了技術引領示范作用,為以后更高容量、更高參數的光熱項目推進和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國內在建最大規模“光(熱)儲”1500兆瓦基地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哈密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郭子毅 攝
哈密“光(熱)儲”1500兆瓦基地項目150兆瓦光熱電站的建設,是中國能源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達到2億千瓦時,將為我國大容量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提供數據支持,為太陽能熱發電事業積累建設運營和管理經驗,為更好地建設大容量太陽能熱發電站打下扎實基礎。
來源:哈密零距離 巴里坤縣融媒體中心程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