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哈密市科學謀劃“十四五”期間新型工業化發展目標、產業布局及產業體系,圍繞工業經濟倍增行動,加快形成規劃布局科學、功能定位清晰、產業特色鮮明、循環特征突出的產業集聚區,積極培育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全力扶持企業發展壯大,截止今年2月底,哈密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了141家。這幾天,在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疆蘭石重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車間內萬意帶領工人們正在生產來自伊吾縣、克拉瑪依等地的訂單,為了確保訂單的順利完成,工人們提前三天到崗到位,全員參與生產。新疆蘭石重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裝焊車間副主任萬意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廠生產的新疆宣東的反應器,抓緊復工復產,目前的話,交貨期在5月左右,他們車間有60多人在生產。
新疆蘭石重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是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面向新疆和中西亞市場,在新疆布局的大型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總占地面積406畝,主要產品以石油化工、化工、煤化工和光熱等行業的核心設備為主,擁有連續重整反應器的獨家制造能力,能生產高壓加氫反應器、費托合成反應器、氣化爐、低溫甲醇洗裝置塔器、多晶硅鎳基合金反應器、超限塔器以及光熱發電融鹽罐等核心設備,年生產能力可達1萬8000噸。在哈密市各級政府的支持下,企業緊緊抓住哈密建設現代能源與化工產業示范區的機遇,獲得了來自哈密市能源化工行業的訂單,為了保證交貨期,2021年企業在人員組織方面做了詳細的安排。
新疆蘭石重裝能源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生元介紹說:他們多數職工都是在新疆哈密就地過年的,往年的話,可能要到初八初九的樣子人員才能陸陸續續到全,他們是正月初七就開始正常的恢復生產,在當天他們所有的生產就基本上正常化,為了能夠按照客戶的要求,按期把產品保質保量的交出去,他們這邊也是積極的給總部進行一個溝通協調,從人員機具各方面進行一個協調,來力促所有的產品按期交付。為了提高產品的生產質量,企業引進了各類成型、加工、焊接、熱處理、表面處理、無損檢測等各類“大”“精”“尖”設備,并申請了國家專利一項,申報專利五項,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艦船、兵器等國防工業以及石油、化工、冶金、電力、交通等制造領域,與此同時,調整了現場生產工序,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據楊生元介紹:今年他們的產品跟往年不同,今年的產品就是噸位比往年要大一些,雖然說臺數沒那么多,根據這個特點,他們對車間進行工藝流程進行了一個有效的規劃,流程優化了以后,設備利用率也能相應的進一步的提高。
同樣作為重點企業—新疆湘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也在有序進行中,企業緊緊抓住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的機遇,積極拓展國內市場,今年前兩月,生產訂單飽滿。新疆湘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中心主任兼鈦材事業部總經理黨朋介紹:1、2月份他們生產系統沒有休假,加班加點保證產量,今年整個鈦材的全流程已經貫通,從原來的鍛件轉移到現在板材、鈦帶全流程的一個產品,訂單比以前多了,現在生產訂單板材已經訂到了六月份,鈦帶已經訂到7、8月份的訂貨生產訂單飽滿。企業自投入生產以來,秉承“創新引領,技術先行,“市場開拓,產品先行”的原則和理念,已經成功開發了鈦復合材制品十余種,突破了軋制復合技術,通過軋制方式成功生產出鈦復合材產品,為實現鈦材全產業鏈生產,企業加快了原輔材料的供應和終端產品的開發。黨朋介紹說:通過原材料擴展,加強了原材料的儲備,同時同原材料方簽訂了戰略合同,確保原材料的供給,后端市場他們積極拓展航天航空軍工市場,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海綿鈦產量會全部達產,鈦加工材也基本達產,主要在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多增加鈦合金比例,增加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提高產品的利用率。
隨著各個項目陸續投產達產,企業在哈密高新技術開發區南部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生產基地全面進入到了運行階段,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從今年起,企業加快完善鈦的上下游的全產業鏈生產系統。黨朋表示:他們從最大的產品鈦帶加強過程控制,提高板坯鑄錠成品鈦的成材率,提高成品利用率,在合金方面他們加強合金薄板、合金中厚板、合金鍛件的新產品的開發,積極進入軍工航空航天市場,他們將會在產量利潤,產值方面做一個很大提高。看好國內國際快速發展的鈦市場,企業加快了二期項目的建設,將建成西北最大的鈦加工材生產基地。據黨朋介紹:他們熔巖氯化的項目和熔巖二期的項目已經開始籌建,熔巖氯化可以進一步增大四氯化鈦的產能,提高海綿鈦的產量,熔巖二期可以提高熔鑄的產能,基本上可以做到年產量在2.5萬噸。“十四五”期間,哈密市重點發展煤炭煤化工、電力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主導產業,同時加快發展精細化工、新型建材和節能環保材料、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利用三大成長性產業,著力培育發展馕、葡萄酒、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構建現代工業體系。截止今年2月底,哈密市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由2019年的133家增加到了141家,凈增長8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拉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3%。